教学督导助力新教师成长
第七至第八周,教学督导委员会组织督导委员、各指导教师以及相关专业教师,面向新入职教师开展听课评教活动。医学教学部2019年入职的新教师任婷、范芳、董娜等教师,在图书馆五楼录播教室进行公开教学。
按照教学督导委员会本学期的工作安排,检查指导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助力青年教师顺利成长,是教学督导工作的重点。新教师听课评教工作是教学督导委员会“教师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校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活动的基本环节,通过听课评教,督查新教师入职以来教学能力的提升状态,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促进不断成长。本学期通过录播教室的全程录像教学,既保存了视频资料、又能将教学效果向本人及时反馈,使新教师培养工作更加精细、规范、科学。
10月20日上午,是任婷老师2019级护理4班上的《基础护理学》课程,内容为“特殊饮食”,8名教学督导委员和医学部专业教师参加了听课评教。大家认为:“任婷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内容熟练,教学语言表述准确,教学效果良好…”充分肯定其专业知识丰富,教学素养良好;同时,提出了放缓语速,改善课件效果,增加面向个体学生的课堂互动等改进建议。
10月29日上午范芳老师进行公开教学。范老师承担的课程是预防医学,她为2019级护理4班同学讲授了“毒物动力学”。观摩教学后评教的专家教授们认为范芳老师公开教学的“总体效果良好,教学内容熟练,语言表达清晰准确,教态沉稳大方…”,在充分肯定教学能力的同时也指出了诸如:课堂讲解语言应更精炼,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等指导意见。
10月29日下午董娜老师在图书馆录播教室进行了公开教学,她为2019级中医骨伤班的同学讲授了“方剂学”课程中“温下剂”一节的知识。观摩教学后,医药专业教师以及部分督导委员点评了教学,董娜老师的指导教师安世林副教授点评:“董老师这堂课教学环节完整,课程导入自然、运用了启发式教学,引入了病案分析,总体教学效果良好,但教师应详细讲解方剂的‘方解’,重视板书设计”。医学教学部朱爱军主任听取了另外几名专业教师点评后,也做了点评小节:“新教师在课堂上能基本脱稿,教学环节之间过渡自然,教学语言表达较为准确但应注意要更加精炼,建议以后多听网上教学名家的视频教学,加强学习。”教学督导委员梁发祥、李爱琴、曾建国等也做了精彩点评。
10月29日下午,在公开教学评教会上,教学督导委员会副主任何启明教授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教学督导办公室本学期开展的这项面向新教师的听课评教活动效果很好,帮助、指导新入职教师成长是贾校长和学校各级领导十分关心的事情,从董娜、任婷、范芳等新老师的教学效果来看,我校区的教学督导对新教师的督促培养确实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新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谦虚上进,快速成长,就董娜老师的这节课来说,教学效果良好,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教师教学基本功好;二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熟练,教学环节完备,教法得当;三是注重分析,引入了案例教学。建议新教师学习加强PPT课件设计制作,在PPT课件设计中要加上序号,使之层次分明,精益求精。新教师还要写好板书,注重练字,练板书。在上课过程中我观察发现学生很少做笔记,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做笔记,指导学生高效学习。”他还对各教学部和教学督导室提出工作要求,在今后的听课评教工作中应要求新教师把新理念、新方法融入日常教学中,在教学中体现课程思政,注重知识拓展,紧盯素质目标,培养专业认同感。
此次面向新教师的听课评教专项工作得到了校区领导悉心指导和耐心帮助。教学督导室将按计划,继续对2017——2019年入职的所有新教师,进行听课评教专项督导工作,‘督’教学,‘导’发展”,促进新教师尽快成长!
(供稿:张占珍)
<!--EndFragment-->